怎樣解題(一)…路燈和間隔的問題

王昭欽
3 min readMar 8, 2017

--

南一六年級下學期第二單元是「怎樣解題(一)」,這個單元在訓練學生觀察題目中的規律,找出規律並解決問題,是一個訓練學生思考的單元,運用到的數學技巧都很簡單,反而是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。但是班上的學生卻常常在理解題意上出現問題。例如下面的題目

1.在一條長840公尺的公路一旁設路燈,公路兩端都要設,共設了41盞路燈,兩盞路燈之間的距離有幾公尺?

2.道路長364公尺,在道路的一旁,每隔28公尺設1盞路燈,道路的頭尾一端設一端不設,共設了幾盞路燈?

這種題目要讓學生理解路燈數量和間隔數量之間的關係,第一題先讓學生畫出一條馬路上兩端都要設,共設了3盞路燈,這樣有幾個間隔?然後4盞、5盞…,希望學生可以找出「間隔數=路燈數-1」的規律。所以學生可以算出41–1=40(間隔數)、840÷40=21。答:21公尺。

第二題題目改成一端設一端不設,並且直接給間隔的距離,希望學生算出有幾盞路燈。同樣先讓學生畫出一條馬路,一端設一端不設,共設了3盞路燈,這樣有幾個間隔?後4盞、5盞…,希望學生可以找出「間隔數=路燈數」的規律。所以學生可以算出364÷28=13(間隔數),因為間隔數=路燈數,所以路燈也有13盞。答:13盞

這兩個題型不同點在於:

  1. 第一題兩端都設、第二題一端設一端不設。
  2. 第一題要算間隔距離,第二提要算路燈數量。

第一點不管哪種題型都會讓學生練習,所以學生可以直接套用舊經驗,但是班上很多學生還是無法理解,有些學生連簡單的3盞燈的圖形都畫不出來,有些學生要老師提醒了,他才會想要動手畫畫看,不然就一直瞪著題目,不知道心裡在想什麼?這樣的學生往往不會先簡化問題,或者是不知如何簡化問題。只好一而再在而三的指導學生簡化問題就是先把數量減少,然後試試看找出規律,但是成效一直不彰。

第二點學生常常無法理解「840÷40=21」和「364÷28=13」這兩個式子算出來的答案「21」和「13」是什麼。甚至第一題就直接「840÷41」然後就算不出來了。第一題找出路燈和間隔數的規律後,算出41盞路燈只有40個間隔,所以840公尺分成40個間隔,每個間隔是21公尺。第二題是找出路燈數和間隔數相等的規律後,364公尺除以28公尺得到的是有13個間隔,因為間隔數和路燈數相同,所以有13盞路燈。

雖然課堂上一直這樣講解給學生聽,但是發現成效不彰,而讓他們討論學生也不夠積極,常常變成少數幾個會的學生在指導其他同學,但這些同學有往往只想要得到答案,解決功課,一點也不想理解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。下次遇到同樣的問題還是不會,這對老師的教學真的是一大打擊。

--

--